一、大学教育的本质
1.德国大学教育
洪堡传统:“教学科学相统一”原则,强调学术自由的观点和“习明纳”教学方式。
科研是为获得科学知识、为教学打好基础并为教学的不断发展服务的;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和独特见解,为学生提供前沿性知识,并将学术研究的方法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探索科学奥秘的启迪,从而引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又为高校科学研究的后继有人起到推动作用。
“习明纳”教学:研讨班或研讨课,是德国高校中,尤其在文科专业中受到格外重视的一种教学形式。“习明纳”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初级“习明纳”属于基础课程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级“习明纳”属于专业课程阶段的教学活动;高级“习明纳”是为博士研究生、尚未取得教授备选资格的在职博士和学术协同工作者开设的,具有学术交流性质,允许高年级学生自愿参加。
2.美国大学教育
博耶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曾任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1984年组织了全美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撰写了著名的《美国大学教育》研究报告,分析归纳了8个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1989年主持撰写了《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重新界定了学术的内涵,把教学纳入学术的范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3.中国大学教育
1948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作过一个题为“半个人的世界”的演讲,谈的是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化问题,人的知识架构不全,人格发展不完善。
物质丰富、精神匮乏,当代人礼仪缺失严重,心灵的进化滞后于体质的进化,要从“半人”再次进化为“完人”,教育是关键。
大学生存在六大缺失:感恩缺失、责任缺失、理想缺失、礼仪缺失、情感缺失、诚信缺失。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尤其是“教学、科研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上解决。
高等教育理念转变---科教融合:科教融合育人是一种办学的思想和理念,科教融合,本质上也是协同创新。
二、科教融合教育之本质
九十年代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规模非常薄弱,大学基本上是教学型大学,教师基本上是教学型教师。九十年代之后,大学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和规模有了跨跃式发展,仅从科研经费上看,许多高校突破了“亿元”,个别学校甚至达到几十亿人民币。高校科学研究资源的增强,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大的潜在资源。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
“科教融合”,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学和科研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两翼,教学、科研应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科研、大学教学的本质都是学术性的,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是大学重要的学术创新活动;科学研究的成果可用量化指标去衡量和评价,但如果二者分离,教学成果就很难评价;二者都有育人功能,虽在人才培养作用、形式和规律上有很大区别,但能相互转化、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培亨说:“我非常赞成‘科教融合’育人这个理念。高校应该突破传统的育人思想和模式,提升大学育人的‘科技含量’。”
三、科教融合教育之难题
1.教师之困惑。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大,无心无力过多投入教学活动;教师在不断追求、关注、进入最新科技发展的前沿,但在课堂上又不得不去讲那些旧知识,缺少教学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因而没有积极性,只能应付教学。
2.学生之困惑。交费上学、不包分配,但在学习上缺少自主权和选择权;另一方面,大学生接触最新科技前沿的机会大大增加,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往往落后于实际,其结果严重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违高等教育公平。
3.体制之障碍。在现行的高校拨款与评估制度下,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为获得更多经费支持与更高的社会地位,都以追求“一流”为目标。“一流”主要是看学科门类、博士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课题项目、课题经费等数量指标,这必然导致高校发展战略定位上重科研轻教学;高校发展战略定位又直接造成了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制度上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使教师深陷于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中。
神圣化科研观:以追求知识为目标;功利化科研观: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简单化教学观:教学地位的式微固然与大学职能的多元化有关,但也与人们对教学简单、落后的认识有很大关系。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就很可能成为三驾在不同的轨道上奔跑并相互角力的马车,撕扯大学的灵魂,阻滞大学前进的车轮。
4.解决之道。坚守高等教育的本旨,将人才培养作为统摄三大职能的灵魂,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实现科教融合的前提。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式教学。
所有教师都应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有从事基础研究、探讨严肃的智力问题并把结果公诸于同事的能力;都应与本专业的发展保持联系,在专业上保持活力。
四、科教融合教育之本质
大学育人的本质是学术育人。一所大学,一个学科能形成特色、保持优势、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过程。
探索、调查和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发明者和学者,这是大学的中心使命,大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这个使命中去。
学校层面:用科教融合的理念整体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资源,重新设计基于大学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教师聘任、发展与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教师层面:1.定位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转变,并非单纯的执教者;2.专长精深:鼓励教师“因人设课”,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课题开出多样性的新课程;3.厚积薄发:知识储备越丰富,可供调动的知识越多,运用起来就可能越灵活;自己思维越开阔,了解到的东西越新,才能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
大学教育体现学术性,不能把课定死、把教师和学生管死。
大学教育保障教师的自主性,专业课程不应要求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固化统一。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对授课质量负责的前提下,大学一定要给教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使教师能在他们各自关注的学术问题上多动脑筋。
大学教育保障学生的自主性,大学教学必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充分地体现“终身学习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五、科教融合——课堂是起点
1.教师之转变
传统的权威意识向平等意识转变;
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转变;
传统的‘一刀切’向教学个体化转变;
单纯的执教者向主动的开发者转变。
2.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知识架构要“宽、精、新”。
课程体系:“文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方向模块+学科前沿”。
实验教学体系:“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递进式三层次。
本、研培养的有效衔接:统筹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精简课内学时,增加实验学时,设立创新学分。
“三早”实践育人模式: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课堂教学“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师生交流形成常态化:关爱学生,以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以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共同空间、学术报告等形式全力推进师生交流。
课堂教学的学科性,同时还要讲学科历史、学科前沿、学科趋势,还要讲学科应用。
开展以科学探究为导向的经典文献阅读、专题研讨课、案例研读课等课程教学;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授课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由接受性向研究性转变;积极推行“学术英语训练”,开展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坚持实施外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
六、科教融合关键是实践
科教融合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平台。科教融合是一种科研和教学的高位结合,带给学生的是高峰体验,必须要有较好的基础和平台做支撑;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平台,科教融合将缺少脊梁,科教融合将是无源之水,只会低位运行,难以为继。
科教融合需要氛围和政策。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政策导向,科教融合可能一厢情愿、一枝独秀,很难百花齐放。
科教融合需要政策机制的保障。单靠个别教师发力,不可能成为学校主流风气。
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教育,能源源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新思想、新素材,使教学在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下不断发展繁荣;教学中展现个人学识和风采,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践学生专业兴趣的养成教育。
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让“优者更优”。创造条件开展小班教学;给学生足够的选修空间:理论课程、专业方向、实验与实践教学、第二课堂;鼓励有基础、有兴趣、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前开展科研能力培养,提前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让本科生提前体验创新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
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加重要,要切实落实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环境育人。
享受和学生一起创新创业的过程。启动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指导老师“导向、导学、导心”的作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学生的“奇思妙想”,积极参与学生自主选题的创新活动中,指导学生、支持学生,教学相长。
科研育人更加讲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科研育人比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全面,让学生走进教师科研世界,一大批学生藉此发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
七、科教融合之科研境界
1.学术诚实三原则:(1)当你声称自己做了某项工作时,你确实是做了。(2)当你仰赖了别人的工作,你要引注它。你用他们的话时,一定要公开而精确地加以引注,引用的时候,也必须公开而精确。(3)当你要介绍研究资料时,你应该公正而真实地介绍它们。无论是对于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文献,还是别的学者的著作,都该如此。它们适用于所有的课堂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和考试,也适用于大学里从新生到教授的每一个人。它们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是针对整个大学的学术诚实原则。
2.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如何寓教于乐、寓研于乐的问题。我的科研经历告诉我,科研是一条艰辛路,是一件劳心又劳力的活。如何把艰辛路变成幸福路、把劳心劳力活变成简单轻松活?
科研是一种境界,有一定阈值,达到阈值之前需要连续作战。饶毅、陈安等牛人及他们读到过的人,如费曼,做科研的境界都已远远超过阈值,不是年轻人一时学得来的;年轻人最好还是牢记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成功=正确的方法+勤奋工作+少说废话。
所谓“无为”,并不是说成天无所事事的,而是指能够抵抗住各种诱惑,真正能够沉浸于自己的研究中去。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受到的干扰因素太多:名、利,以及周围环境的压力;整个社会以金钱和权利至上,科研人员难以独善其身,这些都说明我们离真正科研还是有距离的。
总之,科研更多是一种精神境界,难以进行定量的指标化。